信息技术演讲稿
伴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渐渐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成为了我们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无庸质疑,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资源平台和教学手段,当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会让我们的教与学如虎添翼,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在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多媒体技术日益频繁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和老师打开了一扇心灵通向世界的窗口,透过这扇明亮的窗户,我们一起聆听鸟语花香;一起欣赏春花秋月;一起感受阳光的温暖;一起体味秋风的柔情。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鲜活、真实而生动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而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师搭建在教与学之间一种有效的平台和载体。无论如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组织教学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精神。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教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表面的繁盛和热闹,却难以掩盖其教学本质的空洞与脆弱。
诚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彼此视野,陶冶了师生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参与并融入到教学之中,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充分感受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让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我们七彩的课堂,走进学生多元的学习,走进我们沸腾的生活。让每一个心灵都感受熏陶的喜悦,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拥有执著与高尚,我们真诚地期盼着,从课堂里走出去的孩子不在单薄与贫乏,不在浮躁与空虚,永远守望着一生的纯真、美好与善良
3年来,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区教研室的支持和在座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各项教研工作以市教研室年度工作要点以及区教育中心中学教研室三年规划为导向,以“深化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提高专业素质”为研究重点,以近期教研目标为阶梯,结合本区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实际情况,创新教研模式,不断推进日常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建设等服务工作,顺利完成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各项教研工作。现将具体做法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求新的教研理念。
首先,转变观念,作新教育理念的追随者。
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只有教育理念彻底转变了,才能自觉指导教学行为,实现课程改革的目地。而许多教师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转变观念决非易事。因此,我感到作为教研员就必需站在这次课程改革大潮的前沿,带头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平时经常阅读《信息技术教育》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专业杂志,经常到一些信息技术教学网站和论坛中去汲取新的理念、观点和案例等,并随时进行笔记摘抄,写下心得体会,同时将这些经验及时介绍给广大教师,充实、丰富老师们对新课程的了解,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教育理念的追随者。
其次,转变观念,作教师教研工作的合作者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深刻认识到教研员不是所谓“专家”、 “领导”,而是与广大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朋友”、“队员”。因此,平时通过深入学校听课调研,与一线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一起探讨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建立了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档案袋库;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一起切磋交流,共同探索适合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在指导教学中,和一线教师一起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灵活设计任务和活动,帮助老师上出自己的课,这样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在共同的教学反思中一起进步成长,成为教师教学的合作者。
二、积极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为了使教研活动能真正解决一线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每学期初在介绍学期工作计划时,都要开展征求教研意见活动,让老师们谈出自己对学科工作计划的看法,说出自己本学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最后分类汇总,在与大家共同讨论后确定该学期工作目标,使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此外,在学期末,请老师以无记名填写教研活动反馈表的方式,反馈他们对本学期教研工作开展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对自己过去工作进行有效自查和评估的同时,及早地为下学期工作能收集到具有指导意义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此外,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教研,灵活开展了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分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不断创新教研方式,使教研形式多样化、系列化。通过采用“对话、交流、互动”的模式,实现了从专题的理论介绍到教师亲身的实践上课、集体反思评议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将备课、说课培训以及上课评课、教学案例评比等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过程完整化、系统化。通过这些系列化、专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之间的讲、听、评、交流的机会增多,教师从中汲取新知识的机会增多,从而实现了教师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成长。
三、认真钻研,实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一方面科学、规范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健全课题实验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来完善和推进课题研究;同时注重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加强课题研究的总结和推广。曾经承担了市教研室课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从选择学校建立课题组,到完成阶段性研究和结题工作,保证整个课题研究规范化、具体化和实效化,并与教研活动紧密联系,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研究课、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论文、阶段性总结等活动,不仅保证了课题的顺利结题,而且取得了点带面的作用。目前又参与了市级课题“中小学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资源库构建与优化研究”的研究工作。
四、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以中心促全面。
由于学科特点,我区信息技术教师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而且非专业、非师范的又占了近80%,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的能力很薄弱,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为了尽快地使青年教师成熟起来,一方面通过调研听课,及时发现优秀教师,建立高中、初中、小学中心组,让骨干教师直接参与教研活动的组织、研究课实施、评课以及反思教学等活动,达到锻炼能力、提高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让教学能力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现身说教,更容易在一线教师中产生共鸣,使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在上学期由骨干教师们主持的“信息技术大讨论”,大家将自己在教学和计算机网络与机房维护中一些经验“共享”出来,使得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颇受启发,活动得到大家的好评。
五、构建网络、分级管理,建立网上教研新模式。
因为学科特点,大部分学校一般只有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平时缺少与同行教师的交流,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建立“区----学片-----学校”三级教研网络,由中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担当学片组长,对学片的教研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而且,通过学科教研网络辐射到每一位教师,学片教师之间互相接成对子,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问题,推广优秀经验,使得教研活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