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乞丐生活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旧城区乞丐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调查目的:通过对底层人民的了解来反映大良乃至顺德目前建设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进行我区的现代化建设。
调查时间:xx年2月1日星期二下午3:00~6:00(即除夕前一天)
调查地点:大良旧城区繁华区(包括:东乐路、清晖路、华盖路、钟楼公园、青少年宫、华盖市场、凤山路的大部、蓝天街、马地街,详见下面的调查报告)
问卷内容:
1、 被访者的年龄、故乡及受教育程度;
2、 被访者不去打工或做生意的原因,以及被访者对救助站的了解情况;
3、 被访者的家庭状况;
4、 被访者乞讨的时间,被访者一个星期能讨到的金钱总额,及被访者对未来的规划;
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共涉及乞丐8人,收回有效信息6份.(有效信息均来自“常驻乞丐”)
1、 乞丐的个人信息
·8名乞丐的年龄分别为70、85、50、78、65、42,另外两位一个大概30岁,另一个大概十岁。
·8名乞丐中有3个没读过书,2个上过小学(包括扫盲班),2个来自大学。
·8名乞丐中有3人来自河南,1人来自山东,1人来自北京,其余未知。
2、 乞丐的乞讨状况
·8名乞丐中有6人是“常驻乞丐”,另外2人是急事所需。
·8名乞丐中3人表示一周只能讨到5元左右,3人表示一周能讨到十余元,其余未知。
·6名“常驻乞丐”中,乞讨时间在“一个月内”“几个月”“几年”的各为2人。
·6名“常驻乞丐”中,有3位表示未来(几个月内)不会再继续乞讨,另外3人表示没有改变生活的打算。
3、乞丐的分布状况
(注:乞丐的流动性很强,所以分布情况不具有一般性,但总体范围大致不变)
4、乞丐的家庭状况
·6名“常驻乞丐”中,3人表示自己有家人,2人表示已无家人,还有1人不愿透露。
·3名有家人的乞丐中,2人表示家人不养自己,现在已经没有联系了;还有1人表示家人养不起自己。
5、 关于救助站及自力更生
·6名“常驻乞丐”5名年龄为50以上,已无力打工及做生意,其余未知。
·6名乞丐中,4名不知道“救助站”这回事,2名表示知道但不愿意去,因为自己能养活自己。
年龄
70
85
50
78
70
42
10
35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类别
“常驻乞丐”
急事所需
学历
无
无
大学
无
扫盲
小学
无
大学
家乡
河南
山东
河南
/
河南
北京
/
/
家人
无
无
有
有
无
有
/
/
每周所得(元)
5
5
15
15
5
15
30(一天)
/
乞讨时间
几个月
几个月
几年
一个月内
一个月内
几年
/
/
未来是否继续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
/
备注
有病没钱治疗
残疾(XX年烧伤)
有一闺女但不养自己
称父亲肺炎需8000元
称回家仍需18元车费
(注:/表示信息未知信息,斜体表示大约值)
调查总结:
受访的乞丐很多在讲到自己的经历的时候都流泪了,不孝的子女,不治的顽疾,或是命运的捉弄,让他们只能以乞讨为生。他们很多都一把年纪了,都还要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窘迫,即便是新年前的几天。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被全身被烧伤的乞丐,事实上在一开始由于他外貌令人惧怕,我是不愿意采访他的。“XX年我在垃圾场捡垃圾的时候被烧的,我老婆就在那时没了,自从治疗完离开人民医院后,我就一直在乞讨”,他讲的时候又回到了对往事的纠结中,虽然他手指变形不能动,五官也因为烧伤的缘故已经变得不堪入目了,然而他仍然不失曾经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老师的风度。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才16岁,女儿都在上大学,没钱养我”,谈到儿女的时候,他眼前似乎浮现出希望,“他们都很争气……”讲到这一句时,他的眼泪不由的就流了出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乞丐流泪,从他那眼皮外翻,血红血红的眼睛里。
当被问及为何不去打工时,他苦笑道:“我这个样子谁会要我?在这儿讨饭一天至少能有一两块,买馒头,大约也能挺下去。”这令我感觉到在这个社会,似乎一个残疾人,只能自甘被人遗弃的命运,而别无选择。这似乎是一种讽刺。
同样一位自称已经七十岁的老人在东乐路的仁信老铺处讨饭。在采访时他说话很大声,“我有病!“边说他便拿出一个病历本,”我没钱看,谁给我钱,你给我?“我说我是个学生不挣钱,您没有子女吗?他不愿意说,后来我才知道,他已经没有亲人了。
后来我又问他,知道附近的救助站吗,他很激动,“我去那儿干嘛,啊?“他说了我很多遍,”我在这儿就能养活我自己,我去那儿干嘛“,我对他说,市救助站怎么也比在这儿讨饭好啊,他似乎耳朵有点背,没听懂,又重复了一遍”我去那儿干满,我能养活自己。“我一时失语,只好放弃了。
“人生而平等““人非工具“这是早在启蒙运动就提出的理论,然而在今天我区在经济上大踏步前进时,我们仍然能看到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他们讨了几年饭,一直没有受到真正的帮助,除了那些来自施舍者们零星的钱。这是否应该社会财富再分配者们好好想一下呢?
乞丐,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瑕疵,高楼大厦无法遮蔽的城市污点,也是对gdp莫大的嘲讽。
我的建议:
1、 区政府应该重视乞丐的问题;
2、 乞丐的真假不难分辨,问一些个人问题,就很好判断;
3、 区政府把重点放在对老者、残疾人的救助及保护;
4、 建设我区的救助站;
5、 救助站不应限于救助,被救助者同样可以干活。
社会实践调查心得
悲天悯人的思想,是对底层民众最起码的尊重。敞开心扉,关怀他们,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同时,了解社会,在对不足的改进中,做到那句不过时的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