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浮躁”
发布时间:2024-07-30 13:53:05
这些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很快。但在蓬勃向上的社会氛围中也出现了某种浮躁情绪。比如,有的人对改善生活、发展事业、求名求利期望值过高,总想一炮打响,一夜致富,一举成功。这种情绪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也有表现。一种是急于求成,不是扎扎实实,下苦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而是头脑发热,脱离实际,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种是急功近利,只想获取,不愿付出;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上,不是潜心研究、认真创作,而是东拼西凑,生吞活剥,甚至不惜抄袭他人,虚报成果。在经济活动中,只求赚钱,不顾环境,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只看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利益。在思想作风上,热衷作秀,不愿做事,刚刚走上领导岗位,还没有什么作为,便沉不住气,把心思用在谋求更高的职位;有的跑官要官,争地位争待遇;有的为了出“政绩”,干劳民伤财的事。《论语》中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至理名言。经验证明,急于求成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是因为,工作的成绩和事业的成功,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奋斗的过程。高楼大厦是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参天大树是一天一天长起来的。这是客观规律。看到有人出了名,有人富起来,有人得到的荣誉多,难免会有羡慕。但羡慕别人取得成就、获得回报的同时,还应当看到人家在成功背后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演员在舞台上的拿手绝技,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瞬间冲刺,书画家的一挥而就,文学家的洋洋洒洒,都是多年奋斗、长期积累的结果。还没有付出,就想得到回报;或者刚刚有一点付出,就急于得到大的回报,这样的预期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当然,社会生活中确实有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人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付出了心血汗水,得到的回报却不多;而有的人贡献不大,付出很少,却获取很多;有的人按照党的要求和国家政策,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做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表彰奖励;而有的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反倒被戴上“光环”。我们不否认在有的时候、有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甚至投机取巧能够得到某些名誉、地位、利益;但普遍来看、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毕竟不是主流,不是常规。不管是学术上的投机取巧,生意上的招摇撞骗,还是领导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浮躁心理、浮躁作风与社会形势、社会风气有关,更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内在的联系。消除浮躁情绪,重要的是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一个一心只想着名利、地位的人,很难清醒,很难冷静,很难踏实,也很难愉快。许多生活经验证明,浮躁非但不能使人成功,反而往往导致走上错误的道路。无论在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上,诚实最可靠,踏实最可贵。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群众的利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这样的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得到社会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