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站烟技员先进事迹材料
烟草站烟技员先进事迹材料
乡村,坐落在城南,人口1968人,宜烟面积1100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创造了烟草的一个奇迹:5年,一个原本种植亩数不到500亩、收购量不足担的“小烟村”一跃发展成为收购量3650担、收购金额200余万元的全县种烟第一大村。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就是烟农口中亲切叫道的师傅,一个笑容憨厚的农家汉子。
他,,村挂村烟技员,分公司烟草站主评员,分公司先进个人。1993年投身烟草行业,至今已有17载。
“没有烟农就没有我们。”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伴着他走过了这17个春夏秋冬。扎根基层,服务烟农,他在这块沃土上默默耕耘着,他的足迹踏遍了绿水青山,金色的烟叶衬托着黝黑的脸庞,无悔的青春浇灌出丰收的烟田。不求回报,不计得失,宽阔的胸膛里始终跳动着一颗烟草人热情而又执着的心。
心,是一颗孜孜不倦、刻苦专研的心
1993年参加工作,那时恰逢烟草行业发展起步期,许多烤烟种植专业技术理论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为了种好烟,白天,他在烟田里仔细察看烟株长势,与烟农交流经验,在实践中汲取真知;晚上,他挑灯夜读,研习了大量关于烟叶栽培、病虫害防治、水肥运作等方面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他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不断总结成败经验,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予以普及推广,把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烟农。为了让广大烟农更容易理解接受先进技术,用方言把烟叶生产技术要领通过现场培训,实地指导传授给烟农,不仅推广普及了种植技术,还拉近与烟农之间的距离。
,村刚移栽几天的烟苗遭受了严重的霜冻,烟叶全部冻坏,只剩下一截光秃秃的茎杆,眼看烟农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这可急坏了兰师傅。他竭尽全力地到长汀、连城等地联系烟苗,可找回来的一点烟苗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当前的困境。全村1000多亩的受冻烟苗如何才能起死回生,这是摆在他面前从未遇到过的技术难题。顶住压力,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与站长、同事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经过细致的走访调研,终于制定出了浇水保苗的技术方案。经过10多天的艰苦奋战,烟杆上终于长出希望的腋芽。但随后,问题又出现了,新长出来的腋芽有四五个之多,如果不及时除去,将严重影响烟叶的产质。为此,窝在田间,细心指导烟农割除多余的腋芽,并采用“少吃多餐”、淡施肥料的方法确保了烟苗的长势。同时,及时调整了烘烤方法,确保了烟叶的品质。经过精心的调理,当年村收购烟叶突破3000担,100%完成产购合同,上等烟比例达%,产质量均居全县第一。
心,是颗关爱烟农、服务烟农的心
在村里,烟农总是亲切地叫他“兰师傅”。他忧烟农之所忧,急烟农之所急,热心地为烟农排忧解难,是烟农的定心丸,是烟农的好朋友、亲兄弟。
种烟时节,烟草站里基本找不到他。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全村1100多亩烟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无论是近还是远,只要烟农需要,再苦再累他都会上门帮助指导。每次到烟田、到农家,他总是为烟农排忧解难,帮助烟农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由于烟叶生产季节性要求强,他大部分的节假日都是在烟田里度过的,甚至在除夕春节,他还要到村里查看苗情。12
烟叶烘烤是烤烟生产重点也是难点。在烤烟期间,为帮烟农烤好烟,他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每天穿梭在烤房间,指导烟农边变黄、边排湿、及时升温定色的科学烘烤方法,烟农遇到了问题,总是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兰师傅,他没有埋怨,耐心地给烟农排忧解难,电话里解决不了问题,就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补救。
有一次,烟农谢维东在运送烟叶时,不慎摔倒了,腿上受伤住院10多天,烤房里的烟叶无人烘烤。得知后,每天都到烤房加煤、加柴、开窗排湿、检查烟叶烘烤情况,并联系隔壁烟农帮忙,确保了谢维东的烟叶没因住院而烤坏。“种烟,有兰师傅在,咱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对最真实的写照。
心,是颗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心
烟草站是全县第一大站,以来,每年收购烟叶2万担以上。作为站里的主评员,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指导评级员收好每一把烟叶。他总是教导评级员说:“我们绝不能收人情烟!要做人情,就必须做在生产期间,多指导,勤检查,只要把烟种好了,烤好了,就比什么人情都强。”站烟叶收购等级平稳,在烟农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收购秩序总是井然有序,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肯定。
古语有云:“工贵其久,业贵其专”。正是凭着这颗全心全意为烟农服务的烟草心,在平凡岗位上谱写出他不平凡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