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执政能力培训班上的发言
各位同学、朋友们,大家好:
我所演讲的主题是“凝练古峡人文精神,打造古峡文化品牌”;副标题是“争先创优做贡献,从我做起;促进古峡大发展,匹夫有责”。
众所周知:2011年,是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的起步之年。宁夏要搭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列车,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十年超过10%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向前行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全面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更多地关心物质背后的东西,关注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提供能源、提供支撑的东西,也就是文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具有远见卓识的人都清楚: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今天的精神就是明天的动力。因此,在目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中——作为胸怀壮志的古峡人,我们很有必要在一起探讨、构筑、跨越式发展的、区域文化底蕴,研究、提炼、培育和弘扬富有鲜明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古峡热土人文精神,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家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我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古峡人文精神、成为空前强大的社会文明前行的驱动力量。
各位请注意——所谓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发展自身、创造文明、形成人类文化中所不断积累、养成和进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神上的取向追求和气质品格等。人文精神从根本上体现着:对自身作为人的价值高度的肯定和对完善自身的积极追求。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行走在黄河金岸逝去的自然文化地理空间,再纵观气象万千的古峡人的当代生活,就会深切感受到: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秀丽的塞上水色、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山川俊秀,人杰地灵,名人墨客留恋行吟,千百年来留下了众多迷人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勤劳智慧的古峡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了“塞上江南、和谐市镇”的城市品牌,彰显出“湖城相间、水城相依、绿地环城”的现代水乡园林特色,锤炼成“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城市品格,以及蓝天碧水青秀园日新月异的创新风貌——造就历练了古峡人的坚韧和宽厚;黄河文化、九大干渠清水河滋养哺育了古峡人的奔放和进取;田园沃野、塞上明珠的热土给予古峡人以开阔和平和。回首历尽沧桑的一百零八塔,展望正在拔地崛起的黄河楼,古峡千年至今的发展史,更会让我们从中读懂古峡地理的特殊性、文化的多样性和古峡人多姿多彩的人文精神。
我以为,这些表现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古峡人文精神,对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古峡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也是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
人需要精神,城市和地域也是一样。每一个城市或地域,无论是古老,还是年轻,都有其自身的气质体现。作为城市精神,至少应该涵盖“公德精神、公民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这四个层面。而作为文化底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就是这些精神的支撑,是凝练这些精神的基础,往往也是城市地域间——相区别的特质感和个性的一种基因。未来的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文化与人文精神论输赢”。著名学者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就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学中的文化现象与人文精神的表现,就是作家在作品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独立思考与其相应的价值取向。综上所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越发凸显出其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文化与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因此,每个时代在全面推进文化与人文精神建设时,文学艺术都担当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学艺术作为一定社会的审美的形成,形象大于思维,因而它实际成为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丰富信息的载体。文学艺术不仅反映人的社会关系、社会事件和社会心理,而且表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zz、经济、法律、道德、伦理、宗教、审美、哲学等观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艺术在传播社会意识形态和影响人们心理情感方面,所担负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一体化作用重要性,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先不说唐诗、宋词、汉文章,仅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阿q正传》、《祝福》、《青春之歌》、《红日》、《创业史》,《乔厂长上任记》、《人生》、《早安朋友》、《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平凡的世界》等等,这些中、长篇小说为例,就足以说明——由于它们同时能满足人们心声共鸣的审美需要,就成为别的意识形态所无法替代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生存理念和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联想自身,面对家乡热土、古峡市镇日新月异的惊喜变化,作为一名业余作家——我的心情犹如黄河之水起伏激荡。我时常沉思:争先创优做贡献,不能只是记在笔记本,喊在口头上,而应该实实在在从我做起;人人努力,匹夫有责,齐心合力众志成城,才能促进古峡大发展。面对市委、政府早已唱响全市的主旋律——“拼搏进取创大业,促进古峡大发展”这样一个宏伟命题,近年来,我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坚持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响应区作协号召向四川灾区捐赠个人著作80册、价值2800元;先后几次为一中、四中、叶升中学等三千六百多名师生进行了校园与法制、读书与成才方面的义务演讲,决心要为家乡为社会,为人民大众更多做些有益之事的行为和义举——我以为,这就是我为古峡“争先创优做贡献”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就是我力所能及的文化担当,这就是从我做起的实际行动和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追求与思考,使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的使命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歌功颂德,不是用华美的言辞赞扬人类的伟大。恰恰相反,文学的使命就是要让人类了解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因为人类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才有可能逐步接近完美。鲁迅笔下的阿q之所以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正是因为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丑陋可笑一面的缩影。不朽的文学形象,往往是集人类缺陷于一身的人物形象。这正是我所深入思考、挖掘、探索与追求的创作广度和深度。
中国文学绵延数千年,历经兴衰沉浮。历史告诉人们:文学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观念进步而进步;一切有生命力的伟大作品,无一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或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从来是时代的晴雨表,自它诞生以来,几乎是始终站在社会生活的前沿,将其敏锐的触须扎向新生活的曙光、并从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以为新天地的拓展鸣锣开道。人民大众所以厚爱文学、呼唤力作、期盼精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学本来就是社会生活与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充实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自从有了文学艺术,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