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9-08-15 09:58:43
姜丽,女,196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专科毕业。从她站在三尺讲台起,就凸显出光彩照人,才华闪烁。她精巧的教学结构,灵活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思想,工作不久就被赣榆县教育局评为:数学优秀课、自然青年教师基本功获奖者。27年来一直在山区小学任教。现赣榆县金山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金山小学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校本课程责任编辑。综合实践活动开发领导小组组长。XX年师德建设演讲撰稿比赛获县一等奖,德育论文《让学校成为孩子的乐园》获二市奖;她热爱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论文《洒一份真情,添一张笑脸》、《请呵护“长剌”的孩子》等分别获市、县奖,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她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前矛,年终考核连续7年优秀;她勇于探索,锐意改革,校本教研经验5年在全县中小学工作会议上交流;她热爱学习,刻苦钻研,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近年来被评为:市“十五”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市“九五”教科研先进个人;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XX年评为县首批名教师。她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能够充分展现新时期人民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形象。
育人,她做的不算鲜艳,但也五彩缤纷。在教书育人方面她就是这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她把性格各异的学生看做是千姿白态的花朵,细心的观察,精心的呵护,挽救了一个个精神上失落、学习上掉队、性格上怪异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把她当作秘密的朋友,学生有什么秘密、不满、要求都会偷偷的用纸条、电话和她交流。天真的孩子有时不留姓名,她就装做不知道,给孩子流下自尊的空间。平常或节日她都会收到“老师节日快乐”、“谢谢老师”等字条或贺卡。
她班级管理注意因材施教,做到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特长生和后进生比其他的学生更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更需要爱的阳光去温暖。她发现喜欢数学、聪明的学生就让他读数学报,发现喜欢搞小古董、调皮的孩子就让他动手制作小作品。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有十几名学生参加数学探索与应用能力竞赛获县一等奖,二十几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分别获省、市、县奖。她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金山小学男女生比例的调查报告》、《金山小学安全工作调查》、《菊花栽培的一生》等班级实践活动分别获省、市、县奖。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她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竞赛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等十几项荣誉。
课改,她不是学者,但一路蹒跚。
基础教育课程课改实验正式启动后,先后到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班》学习。多次到外地观摩支玉恒、孙双金、于永正等20多名特级教师课。聆听了知名专家彭刚、丁昌桂、许元新、王咏梅、郝京华的精彩讲座。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之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她又重新审视自己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洗脑风暴。她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角色转换,从一名教学实施者变成一名教学研究者、指导者。课改需要研究,研究需要合作,她主动先后上了20多节示范课。摸索出《定标--探索--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拟定为市“十五”立项课题。并组织全镇教师研讨实施。接着全镇教师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轰轰烈烈展开,她带领听课组每天跑4所完小校,听9节课,还要面对面交流。她记了一本又一本听课笔记,一盏小小的台灯,伴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思考的夜晚。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责任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她的思绪,金山小学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这份焦灼、不安促使她将《小学农村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拟定市“十五”课改专项课题。随着两个课题的深入研究、答辩结题,金山小学30多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全市、县脱赢而出。
XX年学校组织编写《校本课程》她承担了四分之一的工作量。教材责任编辑、教参主编、学生活动设计师。工作之余的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图文并茂的校本课程编写,可真不容易,采、编、设计。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她终于晕倒在办公室,心跳只有36次,医生的劝说,她终于去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心脏手术。出院的第二天,她就去上班了,当时她是半躺在椅子上坚持工作的。
教研,她不是专家,她坚持开拓耕耘。
她为了自己的课改和科研中的感悟、心得更有说服力,让这些成果和同行们分享,避免教学中走弯路。她就将其整理投稿、参评。《“自读古诗”三步曲》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报上发表。《“试卷”风波》、《课程变了,教师怎样备课?》、《改革的尴尬》、等十几篇课改文章在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成才导报》上发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发生哪些变化》、《让“试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催化剂”》等参加省“师陶杯”论文评选分别获省二、三等奖;《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评比分别在、省、市、县获奖。
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事业的明天,她还在耕耘着,开拓着......
育人,她做的不算鲜艳,但也五彩缤纷。在教书育人方面她就是这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她把性格各异的学生看做是千姿白态的花朵,细心的观察,精心的呵护,挽救了一个个精神上失落、学习上掉队、性格上怪异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把她当作秘密的朋友,学生有什么秘密、不满、要求都会偷偷的用纸条、电话和她交流。天真的孩子有时不留姓名,她就装做不知道,给孩子流下自尊的空间。平常或节日她都会收到“老师节日快乐”、“谢谢老师”等字条或贺卡。
她班级管理注意因材施教,做到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特长生和后进生比其他的学生更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更需要爱的阳光去温暖。她发现喜欢数学、聪明的学生就让他读数学报,发现喜欢搞小古董、调皮的孩子就让他动手制作小作品。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有十几名学生参加数学探索与应用能力竞赛获县一等奖,二十几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分别获省、市、县奖。她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金山小学男女生比例的调查报告》、《金山小学安全工作调查》、《菊花栽培的一生》等班级实践活动分别获省、市、县奖。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她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竞赛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等十几项荣誉。
课改,她不是学者,但一路蹒跚。
基础教育课程课改实验正式启动后,先后到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班》学习。多次到外地观摩支玉恒、孙双金、于永正等20多名特级教师课。聆听了知名专家彭刚、丁昌桂、许元新、王咏梅、郝京华的精彩讲座。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之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她又重新审视自己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洗脑风暴。她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角色转换,从一名教学实施者变成一名教学研究者、指导者。课改需要研究,研究需要合作,她主动先后上了20多节示范课。摸索出《定标--探索--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拟定为市“十五”立项课题。并组织全镇教师研讨实施。接着全镇教师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轰轰烈烈展开,她带领听课组每天跑4所完小校,听9节课,还要面对面交流。她记了一本又一本听课笔记,一盏小小的台灯,伴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思考的夜晚。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责任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她的思绪,金山小学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这份焦灼、不安促使她将《小学农村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拟定市“十五”课改专项课题。随着两个课题的深入研究、答辩结题,金山小学30多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全市、县脱赢而出。
XX年学校组织编写《校本课程》她承担了四分之一的工作量。教材责任编辑、教参主编、学生活动设计师。工作之余的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图文并茂的校本课程编写,可真不容易,采、编、设计。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她终于晕倒在办公室,心跳只有36次,医生的劝说,她终于去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心脏手术。出院的第二天,她就去上班了,当时她是半躺在椅子上坚持工作的。
教研,她不是专家,她坚持开拓耕耘。
她为了自己的课改和科研中的感悟、心得更有说服力,让这些成果和同行们分享,避免教学中走弯路。她就将其整理投稿、参评。《“自读古诗”三步曲》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报上发表。《“试卷”风波》、《课程变了,教师怎样备课?》、《改革的尴尬》、等十几篇课改文章在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成才导报》上发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发生哪些变化》、《让“试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催化剂”》等参加省“师陶杯”论文评选分别获省二、三等奖;《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评比分别在、省、市、县获奖。
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事业的明天,她还在耕耘着,开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