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农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十天,在这十天里,我们吃在农村,住在农村,一起感受到了农村的真实生活,这对我来说十分的新鲜,我终于感受到了其中要做的事情了,我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的,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是很强,我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
活动主题:农民增产增收及革命老区地区经济发展
活动目的:了解农村基本概况、体察民情、提高自我、增长才干
活动形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研、调查问卷
活动时间:2009年07月15日——2009年07月25日
活动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上观音堂乡陈卜沟村
组 织 者:河北化药学院制药工程系团总支
参 与 者:河北化药学院制药工程系05、06级共十名学生代表及两名陪同老师
团队名称:制药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赴平山小分队
一、该村的整体概况
1、全村人口:现有70余户,人口471人
2、耕地面积:全村总耕地面积469亩,人均耕地面积为亩,无水浇地,山林面积11000亩
3、特色经济:粮食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种植大量的核桃,养殖业以牛、羊为主
4、副 业:该村劳务输出每年有20人左右外出打工
5、文教情况:村中有小学一所(1-2年级)解决了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文化程度 站全村人口比例
学 龄 前 %
小 学 %
初 中 %
高 中 17%
高中以上 %
文 盲 %
6、人均收入:450元左右,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地理位置:陈卜沟村位于平山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90公里,四面环山,村民们靠从山上引水管喝山泉为生,该村位置还是相当偏僻的
二、该村的整体经济状况
(一)、养殖业
1.养鸡
陈卜沟村每家每户都养鸡,少则五六只,多则十几只,一般都是从别的村里买的小鸡仔慢慢放养长大,本村的鸡都是放养,可以说在本村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鸡。这样有许多好处,主人不用每天特意给鸡拌食,可以省出时间去干别的事情,比如说农活之类的。俗话说放着的鸡比圈这的鸡肥,的确,油于天天在外面跑着,这里外面不缺水不缺食,外面的虫子也比较多,都是高蛋白的营养品,所以鸡也肥,自然它下的蛋也比城里的鸡下的蛋好吃的多,这里的鸡蛋黄特别黄不透明,说明营养价值高。
据了解,这里的村民养的鸡下的蛋很少自己吃,大多都是卖的,从老乡们嘴里得到的话是“自己吃不起”,他们那的鸡蛋元/斤。因为交通不便利,到一定时候会有人专门上山来收鸡蛋,到时村民们一起卖,这些都是一些微薄的收入,但是基本上从买的小鸡后就不再有什么投入了。
2.养猪
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也是他们家庭肉类的主要好来源,一般都是年初买一头或两头小幼猪,养一年到年终的时宰掉,然后把肉腌起来供一年食用。这次我们在之书家吃的肉都是腌肉。养两头猪的人家占大多数,年终杀了吃不完的也是等着山下来收猪肉的来卖掉。这里的猪差不多人吃什么猪就吃什么,全都是五谷杂粮,没有喂饲料的,所以这里的猪肉也是肥而不腻,都是纯绿色食品。一般到年终猪差不多长到了180-200斤左右,吃不了的按市场价元/斤卖掉。在这里养猪成规模就一家,也是今年刚刚开始养,养猪村里是挺支持的但没有什么补贴。养的全是瘦肉型猪。这家一开始投资6000多元买了22头大猪,后来又投资2500元买了11头小猪,这是按只算的。总体下来平均10多块/斤。买猪也不是乱买,不是相中哪只就要哪只,是一窝一窝买的,这样买回来好饲养。猪圈是占的自己家的耕地,只需要跟村委会打声招呼,不用交任何费用。猪圈花了5000多元,水管200元,饲料是一袋80斤,每袋160元,平均2元/斤。主要是以玉米和饲料为主。每月的电话费50元,养猪的学问都是自己学的或平时问问别人。配100斤饲料要用60斤玉米,20斤糠,20斤饲料。一天用一袋饲料,每天要喂四次,早上5:30-6:00一次,第二次是中午10:00-11:00,第三次是下午3:30-4:00,晚上是9:00-10:00。一天吃的东西合人民币90多元。一般这长到180-200斤就要开始卖了,如果不卖就不合算了,这时候的猪吃得多不长肉。一般喂的好了四、五个月就能卖了。一年喂两起。但是免不了会有个天灾人祸的,猪有时也得病,所以一年打两次预防针,针倒是不贵,十头猪只需花掉3块钱,到现在这家已经总共投资30000多元。
大致给这户人家算了一笔账,按这些猪全养全卖,一年两起的话,一头猪按四个月养,玉米按元/斤,糠元/斤,饲料2元/斤,最后猪肉按元/斤算,第一年纯收入万元左右,第二年以后就要多些,差不多XX0元左右,但是这是理想化的,第一年按现实是肯定挣不了多少钱,以后还要留下14-16头老母猪,用来生小猪,这样成本又会降低一大部分,过了第一年这个坎差不多年收入在10000元左右。
3.养牛
这个村里养牛的的确不多,总共也就是十几户,全都是养的黄牛。每户也就是两三头,没有成规模养牛的,但是放牛实施一群一群的放。据了解像这样成群放养的牛往往是三四户人家的牛,差不多就是十几头牛,也就是说相当于这几户人家共同投资养着十几头牛,这样才能成规模养牛。如果不这样,单靠一家是没有这么多钱一次性购买十几头的,像这样的牛群在陈卜沟村也就是三群,但是也是养了不到一年,一开始是贷款买牛,一次性买了六头共投资1XX元,然后开始养,生了小牛继续养成大牛才达到现在的规模,听乡亲们说到现在还未还清贷款,一般都是卖小牛,大牛要怀孕九个月才能生一胎小牛,时间也是相当长,每头小牛要卖XX多元,是按头卖,看牛的成色,看牛健康程度,膘肥,精神状况。买大牛就不值钱了,一般也是XX多元一头,但是大牛一般要长12-13年,这时也就老了,没有奶也没有肉,生不了小牛了,像这样的就是300-400元不等。乡亲们说养牛挣钱太慢。
放牛也是非常的辛苦,牛一般主要吃玉米等粮食作物,不买饲料,因为饲料很贵这样就赔钱了。夏天的话一般天气好的话从早上出来开始在山上放,一直要放到天黑才回家,因为吃得时间短了不长膘,夏天一般晚上就不喂了。冬天的话得提前打好草,留着晚上喂,因为白天又没有好草晚上夜长,如果不喂就瘦了。但是恰恰到八九月份时才有人上山上来收牛,所以这时一定要保证牛的体膘。
4.养羊
陈卜沟村养羊的就一户,养的全是绵羊,还是在后陈卜沟村,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达,这户人家养羊已经有三四年了,总共养了七十多只,这里一带草比较好,也是每天要放养,早上出来,中午就回去,小羊按只卖,200多元/只,大羊按斤卖,元/斤,大羊一年要生两只小羊,据了解,养羊业是不怎么赚钱。我们当时看到的这户人家比平常的人家要贫穷得多,由于这户人家比较排外,再加上语言不通,要不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说出去,我们几乎是跟着她放了半天的羊才得到了上面这点信息。
(二)、种植业
陈卜沟村不用缴农业税,而且国家给农业补贴,每亩20元,平均到村里每人每年元。这里主要作物是土豆和玉米。
在这里,土豆和玉米只要种下后,除了打药、施肥以外不用管其他的事务,偶尔下地除草,这里无水浇地,都是靠下雨来维持作物的生长,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靠天吃饭。这里的村民的主要收入和生活来源就是种地,按每户人家的情况不同,每人基本上是六分到七分地不等。每年这些作物只是种一季,冬天地里就是荒着。好的时候一年每亩地可产土豆XX斤左右,产玉米600-700斤左右。但每家的地都是一半种玉米一半种土豆,土豆行情好的时候元/斤,玉米元/斤,除去种子5元/斤(一般需要七八斤),化肥、农药一共500元左右,还有出去自己吃的,每亩地的收入也就是500元左右。
一般地边上空出来的地方每家都种上豆角,来自组平常饭桌上的菜。
(三)、该村的其他收入和支出情况
1、种树卖柴
陈卜沟村与其他山区村落不同的是这里的树非常多,大多数都是八几年种上的,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这里有不少砍柴卖柴的,不是把整个树都给砍掉而是把树上的枝条砍下一部分。这样也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这里的柴是一毛钱/斤。每天砍上一千斤柴就是100元,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外出打工
陈卜沟村平常只能看到一些老人,中年人和青少年非常少见,因为除了在外面上学的,大多数都是出去打工去了。本村的青壮年外出到石家庄及其周边地区打工的非常多,差不多都是跟着建筑队的短工,每天工资在20-30元不等。
3、子女教育
据调查,在本村子女上学支出占家庭支出的重头。上小学本村就有,就是用品费的支出,花不了多少钱,因为学费、书费是全免的。初中比小学稍高一些,因为有住宿的费用,但高中一个学生每学年学费、书费、杂费用品及其费用约在1500元左右,一个大学生费用每年约在10000元。一般家庭供自己的孩子上完初中就不再供了,但现在农民的思想也在转变,即使家里没钱也愿意让孩子继续读书。
4、医疗支出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就是不可避免的。感冒着凉头疼脑热谁都都躲不过去,所以医疗支出亦是经济支出的一个方向。据调查,该村每户都有合作医疗,这个每人每年10元。
5、种药材
该村曾经试验成功种植一种菌类——猪苓。这种药材种上以后就不用管了,两年以后直接收就行,一般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有一户人家种了一分地投资1500元收入4000元,好好经营这是一个很好的经济来源。
6、生活支出
该村虽在生活上大方面自给自足,但柴米油盐也是不可少的,厨房调味品,电话费(20元/月),电费(7-10元/月),家人衣服鞋袜等下来也是一个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