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工作报告

八一总场中学校本研训自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8 16:32:06
以课改作为兴校契机 以研训强化教师素质
——八一总场中学校本研训自查报告
我校本着切实搞好校本研训工作,更快更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面向全体教师,以教育教研能力培训、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青年教师为重点,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抓校本研训,努力达到“以课改作为兴校契机,以研训强化教师素质”的宏伟目标,促进我校的快速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校03—05年度的主要作法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53个教学班,2900多个学生,155位专职教师,初中教师71人,其中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41人,中师学历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高中教师84人,其中本科学历76人,专科学历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0%。校园面积168亩,校总建筑面积13467平方米,生均平方米。有教学楼4栋(含有教室60多间);科学馆1栋(含有200多个座位多媟体教室1间,图书馆、阅览室4间,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贮藏室9间,舞蹈健身室1间);综合楼1栋(含有全校办公室、会议室20间,电脑室4间,语音室3间),学生宿舍5栋,食堂10小间,标准运动场1个。学校安装了卫星教育网,全校办公室配有电脑并已联网,学校在海南省教育愽客成长网上建立校园网站,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网页。学校图书馆藏书43680册,各种报刋杂志230多种。各教室配备投影仪,语文、英语、音乐教师每人配备教学收录机,
二、校本研训工作的具体做法
我校在校本研训活动中,根据学校“常规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以师德教育为根本,教师理论、教育科研、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培训为基础,重点以“课题为载体,教、研、修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切实抓好校本研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建立机构,建章立制
建立研训组织机构,是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基本保证。近三年,我校领导变动较大,为了确保校本研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随机应变,始终保持着一个艰苦奋斗的领导班子。本年度成立了以岑启和校长为组长,林明干书记、教研室主任张春、教务科主任滕红杨为副组长,各学科组长和年级长为组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求真务实、以时俱进、分工合作,责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研训工作顺利开展。
 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制度的建立上,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贯彻省、农垦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引入激励机制,将继续教育工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和职称评定等挂钩,根据分级管理、分层次实施的原则,制订了研训管理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教师工作量补贴制度和教师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的校本研训制度,使校本研训工作有章可循。
 2.分组活动,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关键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课改实验进展。为此,研训伊始,召开全校教师会议,由校长做校本研训总动员,传达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和农垦教育局、教研室有关校本研训会议精神。然后以年级、科组为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科组主要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学习各学科专业内容,如《新课程标准解读》、《新教材教学设计》等。同时考虑到我校教师多、培训内容多,对教师又进行分组培训,分成五个培训小组:第一小组为师德培训组,林明干书记任组长;第二小组为“三笔字”培训组,滕红杨教导任组长;第三小组为专业基本功培训组,张春教导任组长;第四小组为现代教育理论培训组,梁启宝教导任组长;第五小组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组,吴君教导任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各组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员的开展活动。在培训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个教师坚持做到三有,即有内容、有心得、有笔记。同时还采用讲座、座谈、讨论、交流等形式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来谈感想,并由各培训组根据学习的内容命题,以“填空”、“选择”、“简答”、“问答”的题型进行测试和练习,使教师们充分明确了继续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和终身性,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师生共贏的教育目标,转变“腊烛”“春蚕”“一桶水”“工程师”等片面观念。
 3.采用“教、研、修”相结合的多种途径,全方位开展校本研训
 以基本功为基本要求,努力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①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教师基本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培训中,除了采取有计划集中学习外,学校还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学习培训成长计划,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八个一”即:每课写一点教学后记,每周听课一节,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反思,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年有一个研究课题,每学年开发并实施一个校本课程课,并且学校规定每位教师阅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等专著。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或上网查询有关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做好读书笔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组织教师每人自购课改有关书籍十多本,其中公共科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走进新课程》等,专业类有《中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中学数学》等,学校还为教师订购四本培训教材:《教育新理念》《课程新理念的更新》《新课程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②以示范课及统一考试促进培训。学校利用暑假和双休日组织全体教师或派出课改班教师参加新课程理论培训,到目前为止,参加国家级培训有10多人次;省级培训有100多人次(主要是高中教师),农垦培训有100多人次(主要是初中教师),与兄弟学校交流听课20多次,还充分利用现代音像设备,进行教学、研讨,观看专家录像讲座:全校性3场,分学科50多场(主要时间是在晚上)。学校每周每个科组都组织2-3次校级示范课或是公开课,还派出教师参加省、农垦举办的示范课或优质课(如:贺建明、李美芳、徐文武、黄思艳、唐倩霞等10多位教师),林明干在省师德教育会上作经验交流,张春、余梅英等教师还在农垦教师培训班介绍我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学校还初步尝试自摄自制了一些示范课教学录像。学校重视教师的考试,利用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农垦教研中心举办的普通话培训班学习,和普通话基本功测试,参加培训教师普通话测试达标率为100%。并积极参加海南省及农垦新课程理论考试(初中教师3次,高中教师2次),全体教师合格率达99%。参加农场考试2次,我校组织考试6次,参加考试教师都取得较好成绩,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体现了校本研训的巨大作用。
以研促培,教研结合,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中,我校重视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实“五有三保证”的新课程校本研训活动要求。“五有”即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问题、困惑、疑难,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课题研究,有教研制度;“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实效有保证。
 ①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组和年级课题为载体,发挥团队精神,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校提出每个科组、每个教师都要有课题,各科组长每周都组织本组老师,针对该年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定一个专题研究,做到科科有课题(例:省级课题:中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变革,其中子课题为高效课外阅读、学生互评习作)、级级有课题(例:高一新课标准专题研究、新课标下学生学分评定专题研究),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期末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写1—2篇论文或总结报告上交学校,学校把课题研究作为评选先进科组的首要条件。
 ②建立正常的教学研究机制,开展每周1—-2节教研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各科组长组织引导老师们参加“说、授、评”活动,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与引导教师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进行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教师思维的碰撞和融合,有利于个体与集体创造力的培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相互启迪与激发,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向务实提高方面转化,有利地促进校本教研上一个新的台阶。
 专业引领奠定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础,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我校确定专业引领的方针是:校外延伸,校内培植。校外延伸的专业指导人员对象主要有二级:一级为国家骨干教师。主要采取直面对话和亲临指导等方式。邀请省、农垦教育专家现场报告指导点评,如请海南省教育教研培训院副院长龙官吾为全体教师作“新课程课堂教学思考”报告,孙孝武、陈大均、杨耀南、陈良兴等专家亲临课堂指导教学;二级为在教育界有影响的人士,如学校师生书法美术作品展览期间,邀请省美协、书协、海大、海师的二十多位专家与师生座谈、献艺指导。校内培植主要是以校内骨干教师,他們是校本研训的主力队伍,是校本研训培训者的培训者,如省特级教师张因亲、全国优秀教师、省级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岑启和、省级骨干教师钱志忠、陈留宁,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以及二十多名垦区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他们能以身作则、示范及指导,做到人人能上导向课、示范课,能开讲座,能深入课堂进行指导,能有效评价教学,能撰写论文。如张因亲校长作“新课程新理念”报告;岑启和校长作“如何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报告;钱志忠副校长作“新课程心得体会”报告;张春教导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讲座,滕红杨传达省教育厅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和指示等。充分利用现代化音像设备,组织教师观看课程改革有关录像,自摄自制教学录像,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富有亲近感。总之,校外的专业引导侧重于理论导向,校内的专业引导倾向于实践探究,理论与实践两者有机结合,使我校校本研训工作开展得扎实而有效。
 同伴互动贯穿课程校本教研的全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新课程中谈到:“现代社会要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开放的视野”。遵循这一思维方式,我校制定了“同伴互动”一系列合作活动,坚持集体备课即单元内容分期备课、集体研究、教案共享、教后总结的集体备课模式。师徒结对子,即缺泛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经常请教师傅,师傅则热心地帮助自己的徒弟。跟踪听课,或走上讲台进行示范,经常指导,提高徒弟的教学能力。此外,学校除了提倡师徒相互听课外,还由科组确定了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要求他们在本组之间相互听课,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0节,使青年教师迅速适应课堂教学,快速成长,有效的解决我校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难题。
 4.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规范档案管理
 因为我们是农场学校,档案及考核均由农场负责,所以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在课改的东风吹开下,学校领导以课改作为兴校契机,通过学习有关文件,意识到教师成长档案袋是校本研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具有多种功能性。于是从零做起,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袋,及时制定档案管理制度,重要性和派专人负责管理。在校本研训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基本按照“八个一”和学分登记册的内容要求来设计,并且进行严格验收。经过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装订,放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整理资料做到科学、规范、完整。其内容基本能反映出教师个人成长过程。档案有编排科学、规范装订材料的目录,有体现校本研训学习的记录,有方便教师教学反思的足跡,有激励个人教学成长的成果。真正发挥了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多种功能。同时学校领导还注重学分登记册记分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负责登记,除新调入我校工作的教师外,其他教师都及时完成了记分工作,极大的促进我校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为校本研训注入了新的活力。
 5.做好校本研训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使我校教师紧跟时代步伐,认识自身的价值,明白自己的不足,寻求先进的足迹。我校利用校内宣传栏出刊了四期校本研训专刊,展示了教师参加校本研训和课改的成果,展示内容丰富多彩,有优秀的教学反思、课例、案例、论文、课改絮语、专家点评、教学活动剪影,课改标兵醒目照片和事迹等。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舞台,促进教师的成长,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6.组织编写校本课程,体现继续教育的成果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为了使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我校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以八一文化教育为主的校本课程———《八一,我们美丽的家园》、《八一总场场中学校史》。为了做好编写工作我们分别走访了场党委、场史办公室、工会、教育部门。还参观了场史愽览馆、八一农场石花水洞,响水山瀑布,搜集了有关的图片、资料、数据。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正在着手编写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初步显示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我们将全力以赴认真去完成。
7.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函授,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
 教师参加高学历函授是继续教育的重要行径,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为参培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教师参加函授学习期间学校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学校照常发给课量补贴,教师参加学历函授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教师人数155人,其中本科人数:113人,专科人数:41人,中师人数:2人,正在参加本科函授学习的14人,预计到2008年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可达到98%以上。
 8.开展全员计算机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
 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我校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购置教学应用软件,为实施校本研训铺设了一条宽广通畅的“平台”。利用暑假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50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加,现在我校全体教师都能操作电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少中青年教师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我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研修中心组织的信息技术教育考试,通过率达100%,最近由校信息技术组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①在网上查阅、下载、上传资料;②建立个人电子邮箱;③参加海南教育成长愽客网和课件制作等技术培训。教师积极性很高,物理组率先利用网络直接与远在天边的廖伯琴专家对话请教指点迷津,及时解决物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数学组利用3个课时对数学教师进行数学计算机应用教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为我校教师进行校本研训活动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目前我校校园网已建立使用,教师与学生都积极的发表论文、习作、评论、感想、体会、总结、课例等文章205篇,评论561则,点击57184次。
 9.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校本研训工作有效实施
 学校是校本研训的主阵地,校长是学校开展校本研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组织者、领导者和指导者。为保证校本研训活动的正常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校长把校本研训投资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学校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需要。除总场教育办为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供经费和按规定报销差旅费外,近三年来学校共为校本研训活动投入资金近20多万元。其中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花了4万元,举办画展花了2万元,举办各类讲座、竞赛活动花了1万元,购买课改资料、光盘、教学书籍、教学设备花了3万元,建立各种档案花了近1万元,奖励课改标兵、先进科组花了万元,参加优质课评比及说课比赛花了3万多元,全校互联网设备投入1万元,每位教师每学期补助资料费50元,学校为此投入万元。
 三、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 取得的成果
①、近三年来,我校获得了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团委获得海南省团委“五四红旗”先进单位称号。03—04年度我校获得垦区优秀学校称号。2003至2005年我校被海南省确定为海南省农垦中学教学研究培训基地。同时被确定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中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实验学校。学校课改总结评比获得农垦二等奖。校长张因亲获得国家特级教师和省“十佳”校长荣誉称号。副校长钱志忠获得“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谭江平主任获得海南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②、通过校本研训,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研训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大家纷纷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结合课改的精神,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不少教师充分运用创新的意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写出了不少有创新的教学论文。据统计,学校在参加各种级别的论文评比中,获国家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共有3篇,二等奖有12篇,三等奖有19篇;获省级一等奖的有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有18篇;获农垦区级一等奖有15篇,二等奖有18篇,三等奖有20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不少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均取得了佳绩。获全国优秀辅导员、园丁奖有12人。全国中青年教师优质课三等奖2人;农垦初、高中优质课,初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高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高考先进教学2人。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姓 名 科目 级别 等级 成 果 内 容
1 论文 罗汝康 语文 国家 二等奖 《充分发挥 <语文读本> 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 论文 陈 霞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高一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3 论文 裴孝丽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漫谈作文教学与教师写作素质的培养》
4 案例 曾 俊 数学 国家 二等奖 第三次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
5 论文 罗汝康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6 论文 王洲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从倍陵君窃符救赵一文管窥古代士人情结》
7 范文比赛 胡炼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中国队,加油》
8 论文 陈霞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高一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9 论文 邱晓清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
10 论文 裴孝莉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漫读作文教学与教师与写作素质的培养》
11 论文 余梅英 语文 国家 一等奖 《教育观念更新与语文教改》
12 论文 李元仲 语文 国家 一等奖 《从思维教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初探》
13 论文 李望 语文 国家 二等奖 《诗歌鉴赏探微》
14 论文 何美湖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语文教师中的德育滲透》
15 论文 苏运萍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应用》
16 论文 赵力勤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强化说话实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7 论文 王元礼 数学 国家 二等奖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思维度的控制》
18 论文 钱志忠 数学 国家 二等奖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以形助数”解决数学问题》
19 论文 曾 俊 数学 国家 三等奖 《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探讨》
20 论文 罗海友 数学 国家 三等奖 《浅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1 论文 罗汝康 语文 国家 二等奖 《语文教改呼唤正确的评价体制》
22 论文 陈 霞 语文 国家 三等奖 《备课、教案要与时俱进》
23 优质课 梁诗明 数学 国家 三等奖  
24 优质课 谢 青 数学 国家 三等奖  
25 论文发表 李元仲 语文 国家   《新课程学习方式变革》
26 园丁奖 范绍强 化学 省级    
27 论文 张心斌 化学 省级 三等奖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8 论文 徐文武 化学 省级 三等奖 《浅谈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创新能力》
29 园丁奖 范绍强 化学 省级   全国初中化学知识竞赛
30 辅导 张海琦 数学 省级   优秀辅导教师
31 辅导 罗海友 数学 省级   优秀辅导教师
32 论文 方建万 体育 省级 三等奖 《论问法讲法学法的创新培养》
33 论文 颜区青 体育 省级 二等奖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
34 论文 蔡雨 体育 省级 三等奖 《新课标下学生兴趣的培养》
35 论文 李立明 体育 省级 三等奖 《怎样使学生的左手与右脑不》
36 辅导员 谭江平 物理 省级   第1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海南賽区〉
37 园丁奖 李一坚 物理 省级    
38 指导奖 吴 君 物理 省级   海南省高中物理竞赛
39 园丁奖 陈军跃 物理 省级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40 辅导 蔡玉兰 英语 省级   优秀辅导老师 
41 论文 孟湘云 英语 省级 二等奖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42 论文 邱晓清 语文 省级 一等奖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实录
43 论文 阮立武 语文 省级 一等奖 《创新,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44 论文 桂冬秀 语文 省级 二等奖 《发挥课堂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5 论文 桂冬秀 语文 省级 二等奖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6 论文 符文超 语文 省级 二等奖 《给学生一个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学生机会》
47 论文 邱晓清 语文 省级 二等奖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
48 论文 黄思艳 语文 省级 三等奖 《改变教学理念 培养创新能力》
49 论文 钟凤 语文 省级 三等奖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活力》
50 论文 李元仲 语文 省级 三等奖 《变功得主义学习为娱乐学习》
51 论文 黄慧 语文 省级 三等奖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2 论文 刘海明 语文 省级 三等奖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53 论文 罗文盛 语文 省级 三等奖 《2007届海南高考模拟度题(选修)》
54 案例 谢萍 电脑 垦区 一等奖 〈〈在快乐中学习——“文字处理与排版”〉〉
55 优质课 黄晓琴 化学 垦区 一等奖  
56 论文 符丽花 生物 垦区 三等奖 《发生肺内的气体交换》
57 论文 雷海辉 生物 垦区 三等奖 《生态关系》
58 论文发表 余合群 生物 垦区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59 优质课 梁诗明 数学 垦区 一等奖  
60 优质课 谢 青 数学 垦区 一等奖  
61 案例 谢红娟 数学 垦区 一等奖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的数学案例》
62 论文 林庆才 数学 垦区 二等奖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尝试——三角形”教学片断及反思》
63 论文 曾俊 数学 垦区 三等奖 《关于数学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一点休会
64 论文 姚志华 数学 垦区 三等奖 《浅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发言》
65 论文 张海琦 数学 垦区 三等奖 《“代数式的值”教学案例》
66 论文 邱坚强 数学 垦区 三等奖 《“认识三角形” 教学案例》
67 论文 曾 俊 数学 垦区 一等奖 《浅谈“直线方程”教学中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8 论文 谢 青 数学 垦区 一等奖 《浅谈数学元认知的地位及其作用》
69 论文 黄红军 数学 垦区 二等奖 《如何发挥教材中例題的教学效果》
70 论文 张 春 数学 垦区 二等奖 《新课程下教师的相应转变》
71 论文 曾海生 数学 垦区 二等奖 《转变观念及方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72 论文 张文辉 数学 垦区 三等奖 《说说“函数概念”的教学》
73 论文 梁 冰 数学 垦区 三等奖 《新课改让学生更累了?》
74 论文 彭彩丽 数学 垦区 三等奖 《数学选择题的解法》
75 论文 蔡雨 体育 垦区 三等奖 《学习跨栏跑》
76 论文 颜区青 体育 垦区 三等奖 《武术“五歩拳”教学案例》
77 论文 颜区青 体育 垦区 一等奖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
78 论文 蔡 雨 体育 垦区 二等奖 《新课标下学生兴趣的培养》
79 论文 李立明 体育 垦区 二等奖 《怎样使学生的左手与右脑不“饥饿”》
80 论文 刘晓玲 体育 垦区 二等奖 《浅谈体育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几个转变》
81 论文 方建万 体育 垦区 三等奖 《努力塑造体育教师的综合形象》
82 论文发表 馮志深 体育 垦区   《浅谈一节体育课节奏》
83 论文发表 黎秀花 音乐 垦区   《转变后进生的辩证思考》
84 论文 蔡玉兰 英语 垦区 一等奖 《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讨》
85 论文 谢艳红 英语 垦区 一等奖 《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86 论文 孟湘云 英语 垦区 一等奖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87 论文 周淑红 英语 垦区 二等奖 《一堂富有“个性”和充滿“弹性”的英语课》
88 论文 肖燕霞 英语 垦区 二等奖 《英语课改中的思考与探索》
89 论文 肖艳霞 英语 垦区 二等奖 〈强化课改教材层次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90 论文 陈晓瞐 英语 垦区 三等奖 《谈任务型英语教学》
91 论文 周淑红 英语 垦区 三等奖 《Lesson76“饮食”》
92 论文 黄慧 语文 垦区 二等奖 《惊喜与困惑》
93 论文 符文超 语文 垦区 二等奖 《作文课程改革中需要改什么》
94 论文 钟凤 语文 垦区 二等奖 《关于课改的一些体会》
95 论文 余梅英 语文 垦区 三等奖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96 论文 陈巧燕 语文 垦区 三等奖 《我对课改的思考与实践》
97 论文发表 李元仲 语文 垦区   《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98 论文发表 林明干 语文 垦区   《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99 论文发表 李美芳 语文 垦区   《小记“响水山瀑布”》
100 论文 林芳宇 zz 垦区 三等奖 《是机遇不是挑战》
101 先进个人 钱志忠 数学 市级    儋州市高考备考先进个人 
102 先进个人 吴君 物理 市级   儋州市高考备考先进个人         

③师生共贏,是我们最高理想的追求目标。我校在校本研训中,不仅使得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也使得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获得国家级奖励有51人次,获得省级奖励有66人次,获得农垦级奖励有41人次。(见附页) 
2. 存在问题:
①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
②培训对象针对性不强。
③个别教师对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培训重视不够。
3. 今后的设想。
①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研训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②继续加强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的自觉性,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和养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成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④深化教科研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科研,个个有课题”的科研氛围,努力形成“学习小组、个人”为一体的教科研体系。


海南省农垦八一总场中学
2005年12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